上周六,马未都来成都为华润站台,在华润举办的“高端投资理财高峰论坛”上讲“盛世收藏”的话题。华润举办这场论坛的目的,是为了向客户推介其大宗资产,其中包括农贸市场、超市、金苹果幼儿园、独栋商业、万家超市、高端会所、顶级城市豪宅等,用华润置地成都公司营销总监张群的话说,“这些资产都是华润旗下非常优质的资产”。既然是优质资产,华润为何不继续自己持有,而要“回馈”给高端客户呢?成都华润的这一动作,以及今年华润的一系列整合营销动作,不免让人想到一家有着70年发展历史的央企是否正在谋划一次重要的战略“转型”。马未都在主题为“盛世收藏”的演讲中,大部分时间在讲段子,跑题,幽默风趣的言语中自然不乏槽点。细细想来,这些槽点,无一不是戳中了正在转型之中的华润。
爱折腾
“中国历史上的盛世,除了康乾盛世前后持续了约一个世纪,其它的盛世基本没有超过四十年的,为什么?因为中国人爱折腾,只要日子过得稍微安逸了,就要变着法儿折腾自己了。”
继今年8月华润在成都举办大型商业房交会后,9月华润再度大动作捧出首届万人购房节,包括金悦湾、幸福里、凯旋天地、华润中心在内的华润成都9个在售项目集体联动整合营销。整合营销并不算新鲜事物,2013年9月,蓝光整合川渝两地在售项目推出“蓝光川渝房交会”,国嘉在今年8月也举办“国嘉大市”行动,整合南湖逸家、天府逸家、城南逸家3盘联动,谁能玩儿动整合营销?当然是有多个项目在售,产品线跨度较大的房企。对一板一眼的央企华润而言,成都公司玩整合营销也是一次大“折腾”。
2014年华润的“折腾”绝不止步于整合营销,在马未都的专场讲座上,华润置地成都公司营销总监张群讲解了一个名为《2014华润大宗资产推介会》的PPT,意在为千万级身家的投资客、投资机构介绍华润成都旗下七大优质大宗资产作为投资项目。何为大宗资产?华润这样划分:教育资产,如翡翠城金苹果幼稚园;农贸市场,如万象润街V农贸市场;万家超市;会所式商业;独栋商业,如翡翠里;旗舰底商和顶级豪宅。大宗资产所涉几乎涵盖华润在成都的所有项目,在平时它们往往被统称为“配套”,或稍微细分为底商、街铺、会所,这些大宗资产同时都位于成熟商圈,依托于周边常住人口只增不减的社区,并与华润旗下项目有紧密的结合度,投资收益可观,那么问题来了,华润为何折腾,主动放弃优质资产?
我们注意到张群的宣讲中提及的华润在战略目标上的变化:华润置地宣布将致力成为“中国商业地产领导者”,而此次推出的大宗资产属公司“非核心、非自持”范畴。从运营角度看,无论是教育资产还是菜市场,独栋商业或底商,虽值得长期持有,却不免增加运营成本,大宗资产尽管投资风险相对较小,但标的大,投资收益较慢,华润要朝着商业地产领域深度转型,收缩战线抛除辎重首当其冲,推出7类资产足见其转型决心。从华润的“收”势,我们隐约能感觉到风声雷动,发展方向从开发商到商业地产运营商,是否意味着华润将在住宅领域收缩,同时在商业领域增大自持?同天张群表示,华润西南大区内其他城市也陆续有优质大宗资产推出。另一边,华润公布旗下三大商业产品线梳理完毕,万象城、万象汇、1234space将分别发力,预计2017年在全国将有40个商业项目投入运营,这个数字约为目前全国范围内万达广场总数的一半。
好面子
马未都描述了这样一场拍卖会:欧洲某国一对小夫妇收藏的一件中国明代瓷器拍卖,心理价位不过几十万,而当拍卖师以70的底价喊价时,拍卖场上的众多中国买家鸦雀无声,于是只能向下叫价,60……50……,人群中的一位在拍卖师叫到20的时候,举了一下号牌应价,没想到这一应价立即遭到了数十位中国买家的轮番叫价,最终这件瓷器成交价格达到亿元级别。这就是典型的中国人要面子心理,东西太便宜了,不敢应价,生怕别人瞧不起你,尽捡便宜货,越是价格昂贵,越要充大款,逞豪气,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钱。
早在九月底,华润置地成都公司就已宣布50亿元的年度销售额(仅成都主城区项目)几近完成,在2014财年剩下的几个月中创造的销售额则算作增量。我们注意到在各房产巨头纷纷降低2014年终任务预期时,华润却在第四季度刚开始时完成了年度任务。不过,50亿的销售额和2013年9月华润同期销售额55亿相比略有下降。
50亿的年度任务在同城相搏的开发商中处于什么位置呢?今年蓝光成都年度任务为150亿,保利为130亿,万科超58亿,蓝润60亿,年底榜单一出,华润的排名估计和去年类似。与以刚需项目跑量的房企不同,华润在成都素来走的是改善路线,而被压抑的改善需求从2013年到2014年尚未得到实质上的释放,从成都华润旗下项目的构成来看以多个改善及改善以上的项目为主,将目标定在50亿算是保险之举。另外,有别于频频出现在土地招拍挂市场的保利、蓝光,华润在2013年统共拿下两宗地,分别是45.63亩的狮子山花果村地块和136亩的龙泉驿大面街道地块。这是华润进入成都12年后的第8次和第9次拿地,该企业迄今在售项目为9个。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此前华润“造城”的结果是项目体量巨大,去化时间长,近年所获地块偏小,华润要开始提速了?
实际上,二十四城、凤凰城、翡翠城早已进入尾盘阶段,2013年的华润拿地是及时补货之举,那么2014年华润在成都土地市场上的沉默,颇耐玩味,华润的下一块地在哪里?是住宅,还是商业?9月底即完成全年任务的高调,与相形之下不怎么拿得出手的50亿成绩以及空荡荡的“仓库”构成的喜感,让人看到原来华润在“顾面子”这事儿上,其实还不怎么会“演戏”。
敢于下狠手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北京城,只有政府才有资格收购古董,马未都常去收购场所看热闹。一对年轻人拿来一块翡翠给专家看,这块翡翠放到桌子上时,刚好有一缕透过窗户射进屋内的阳光照射到上边,瞬时间整个屋子里都是一片翠绿。没成想,专家们面无表情,例行走过场的拿到后边小屋里商量,最后仅给出了100块的收购价格。马未都称,这些专家个个都是古董鉴别的行家,早练就了面冷心黑的功夫,看到再好的宝贝,脸上也不会有任何表情,杀价时痛下狠手,此乃真高人也!
在和华润旗下项目的接触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华润的项目是由小团队撬动的。小团队灵活,反应快,但一人得干几个人的事,哪里出现空当就要补上哪里,这是华润对自己的员工的“狠”。像华润这样年龄比共和国还大的企业,往往是多领域发展,在每一个领域内模式趋于稳定,不追求急速扩张,但求做个安安静静的美企业,小团队是有优势的。同样的模式也常见于在内地发展的港企,业内曾有传言,新鸿基地产在大陆的团队,统共也就十来个。对比一下极速扩张的房企如蓝光,年初蓝光的招聘广告搅动了整个地产圈,挂出近百个总监级别以上的职位,又或者如蓝润,年初“春耕计划”招人,年中“蓝途计划”继续招人,两者意在成为规模房企,一扩再扩。小团队模式,已不符合快速发展的目标。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华润还不够“狠”,与华润影响力相近的企业,万科、保利早已确立了高周转的发展模式,无论招多少人,现金流的压力投射至员工身上就是鞭子,“24小时售房”那都需要人工运作;又或者如万达,高速度打造商业项目,拿地到招商一刻不停,如果华润真有意转变方向成为商业运营者,那么可以想见的是,发足狂奔的姿态和更加冷硬的作风将是必然的变化。
善变脸
马未都的一位友人在一场香港的拍卖会上与另一老朋友相遇,两人皆对一件明代官窑碗感兴趣,当那位老朋友询问马未都的友人对宝贝的看法时,友人说“这碗有瑕疵,碗底有一道细微的划痕。”老朋友听进去了,拍卖时并未举牌,不料友人却举牌以底价将宝贝拍得。老朋友纳闷地问为何,友人答“我不在乎那个小瑕疵”。中国人的“面子”和“脸”绝非同一个东西,对外边人要面子,在熟人面前却尽显“不要脸”的本色。
前文提及华润成都在2013年拿下两宗地,这两宗地和早前华润的拿地策略相比可谓天差地远。拿大地块,进行长周期开发,一造就是一个城,华润大项目所在之地往往因一个项目而升级换代,例如翡翠城和二十四城。在华润气势宏大造城时,一线房企尚未有此决心和实力,在华润的“造城纪元”里,大盘就是华润的门面与脸面。随着土地政策的变化,华润要想像以前一样一次性获得二十四城那么大的地块已经很难,大盘的“脸”活生生从大圆脸变成了小尖脸。
但并不是说没了“大脸”就会影响发展,以金悦湾为例,2009年拿地,业内一片哗然,都说在一个没有豪宅基因的地方拿地做豪宅让人想不通,而金悦湾2013、2014连续两年热销,在“没有竞品”的区域里将豪宅卖得风生水起,2014年的前九个月,金悦湾对成都华润的50亿业绩的贡献率更是超过了20%。金悦湾的培育期慢,现金流慢,对风格“不着急”的华润来说,慢是可以接受的。
绵里藏针
马未都的一位外国朋友对中国人用硬质木料(如黄花梨、楠木等)做床的传统表示不解,认为又笨重又不够舒服。马未都对这位朋友说:“睡这样的床使得上劲儿呀!”外国朋友于是释然,遂置办一件,未曾想,半年后,这位朋友对马未都说,感谢当初的点悟,女朋友都赖在他家不走了。
以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不看得懂一种东西不重要,用起来如何才重要。华润金悦湾 2012年进入销售期,正逢成都楼市遇到“情绪低落期”,加之周边配套不成熟,据说在当年,一天可能也没有一组到访的客户。在如此冷风嗖嗖的情形下,金悦湾还踢开了代理团队自己干,8个置业顾问,2个助理,1个经理,统共11人,这又是一个小团队撬动项目的例子。
与以投资为营销卖点的豪宅相比,金悦湾的居住属性更强,换句话说,金悦湾未必能一举拿下揣着钱来买投资品的“土豪”,但却能吸引项目到访的客群。从金悦湾一年3500组到访量来看,圈层活动是客户到访量如此之多的原因之一,而口碑传播的力量更不容忽视。作为华润在成都的唯一豪宅项目,金悦湾的销售等待的是“势”的聚集:2013年,人到访,看房,先聚人“势”,2014年,进入现房销售阶段,人到访,看产品,聚的是产品“势”,从目前为止的销售客群来看,金悦湾的购房者中70%置业诉求是自住,产品说服了他们,虽然花了更多一点的时间。
用习惯了看高周转房企的眼光去看华润,略有点看不懂。同时,华润还在“折腾”,在大宗资产出让,今年尚未拿一宗地的的一动一静中,我们似乎感受到华润有意识的“收”和顺势而为的“藏”,华润的下一步动作更加值得业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