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中国企业“走出去”风生水起,中国企业家眼中的国际化是什么?通灵珠宝CEO沈东军认为,国内对所谓的“国际化”有个认识误区。“他们认为一谈‘国际化’,就是销售渠道的国际化。其实,最重要的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国礼“新一代钻石蓝色火焰”
2009年,一枚2克拉的“新一代钻石蓝色火焰”被比利时皇室作为国礼赠送给中国政府,这颗代表着中比友谊的珍贵礼物,正是出自沈东军所创立的通灵珠宝。
比利时优质切工、意大利设计、柏林电影节官方合作伙伴、朱丽叶-比诺什等众多国际影星佩戴收藏。通灵珠宝的每一颗钻石,都汇聚了女人们所能想到的所有国际化奢华元素,工艺匠心、艺术气质、明星青睐……如果说钻石也是有生命的,那么沈东军无疑为它们赋予了最优良的基因。
不仅如此,2006年,全球最大钻石切割贸易机构EDT以排他性的、永久追随大股东的方式,对通灵珠宝进行战略投资,从资金、技术、高品质钻石供应等方面全力辅佐其在华发展。由此在血统上,通灵珠宝具备了国际范儿。
这一切,都源于沈东军对消费者心理和品牌定位的近乎直觉的精准把握,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通灵珠宝的钻石颗颗具有比利时优质切工,但在沈东军看来,这远远不够。产品品质是奢侈品的基础,但不是全部,品牌定位和品牌文化才能使通灵珠宝具有区别于其他品牌的气质和魅力。而国际化,在他看来,是一个顶级珠宝品牌的血统中所必须具有的元素。
而对于国际化的理解,他也有着独到的看法。沈东军认为,国内对所谓的“国际化”有个认识误区。“他们认为一谈‘国际化’,就是销售渠道的国际化。其实,最重要的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所谓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就是要在通灵的钻石上,集合世界范围内最优质的资源,这正是沈东军近年来一直的追求。
“国际气质”背后的秘密
2009年,沈东军把通灵珠宝的品牌正式推向“国际化”的道路。其中,柏林电影节,不得不提。
达格玛女士是柏林电影节负责商业运作的大使。2008年,她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电邮,她用“惊讶”二字来形容当时的心情——一家名叫通灵珠宝的公司表达了想与柏林电影节合作的意向。
自1982年,中国导演和电影制作公司就和柏林电影节结下了渊源。提出赞助商级别的合作,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不久,她和沈东军团队在柏林有了首次的会面。
沈东军如此解释自己当初的动机:“我们的资本、产品和设计都已经国际化了。我能想到的,就是让国际明星在重要场合佩戴,与国际品牌同堂竞技。什么是国际著名的时尚盛会呢?无疑就是国际电影节了。”
一切都进行地很顺利,钻石和设计的国际化品质得到了电影节官方的认可。2009年,通灵珠宝成为柏林电影节的专用珠宝商,至今已经连续合作了6年。2014年,通灵珠宝更升级为一级赞助商。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今天的通灵珠宝,在国际化之路上已经走得风生水起。
现在,“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全球化:意大利的设计,比利时的钻石切工,合作的电影节和明星都是国际级的。而且,我们的资本也是国际化的,”沈东军说,言语中流露出自豪。
短短的几年间,沈东军可谓真正实现了他资源配置国际化的愿景,这一切的背后,是他的眼光和魄力,成就了一个具有国际气质的珠宝品牌。
通灵珠宝无疑是一个“混血儿“,它身上的每一个国际化标签,都被圈内人看做是一种认可。很多珠宝行业的资深人士用“不可思议“来形容通灵珠宝自创立以来的发展,同时又艳羡不已。他们把沈东军和它的通灵珠宝奉为一个传奇。
(文/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