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食外卖网站和手机订餐APP程序的普及,现在只要打开电脑或手机,图片上的一道道美食就能送到消费者的餐桌上来。这种“鼠标加车轮”的订餐模式,越来越受到白领和学生的喜爱。这类订餐平台不仅受到了品牌餐饮店的追捧,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小餐馆开始注册网店。(10月27日 人民网)
近日,央视报道的一则新闻引起关注,在杭州九莲庄有多家“线上餐馆”实为是“黑作坊”,后厨脏乱差,卫生条件不达标。这样的“黑作坊”若不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金钱诱惑驱使“平台”蒙住双眼。
一些外卖网站在利益的驱动下,对商户把关不严,导致审核不够严格,把许多证照不全的小餐馆挂到网上去接单,致使一个接一个的“黑作坊”产生,危及社会健康与稳定地发展。
打击“黑作坊”势在必行。
“黑作坊”无证经营,食品的安全性、可靠性都是值得质疑的,他们的存在对公民的健康和相关行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安全威胁。前不久,东方卫视披露,记者卧底两个多月发现,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国际知名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这样的食品安全事件无疑给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当头一棒,打击“黑作坊”势在必行。
治“病”,找到“病根”是关键。
公安部、食品安全监管部为维护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信用,已接连出重拳打击“黑作坊”,但只是“止痒不止疼”,必须要找到“症结”所在,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
“黑作坊”、相关网站冒险经营或操作,无非是埋葬“良心”,钻国家法律的空子,赚取“黑心”钱。若他们的“黑店”被众人皆知时,就算有“黑心”又能怎么样?抓住“名不存、店必亡”的要领,治“病”定有“良方”。
晒“黑店”,除“黑心”,打开“良心店”。
各地政府部门联动,让“店”明身份,谁是“黑心店”,谁是“良心点”,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吃得也放心。这么一来,“黑店”定会“名不存、店必亡”,且让其他心有“杂念”的人,抛开“杂念”,拾起“良心”,做“良心食品”,开“良心店”。同时,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采用不定期与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明了餐饮业、食品制造业等的经营状况,督促其坚持打造“良心事业”。
作者:汤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