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评价干部往往‘一俊遮百丑’,只要经济搞好了,其他一些小问题就忽略了。”一位落马官员这样感慨道。正是这种唯经济唯发展论英雄的考核评价机制,让表面上绚丽夺目的政绩掩盖了他在阴暗角落里的腐败勾当,也让他在腐败的泥潭里越陷越深。(12月17日 新华网)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多位落马贪官后发现,在官员走上贪腐不归路的背后,现行的权力运行和监督制度漏洞是其“能腐”的关键,而唯GDP论下异化的官场价值观和干部选拔任用中的导向偏差更是进一步助长贪腐行为,让腐败官员“想腐”、“愿腐”,甚至“不腐就吃亏”。
早在之前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谈到选人用人问题时就说,要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而是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当下,发展经济工作当然是重点,但一味追求经济指标,忽视资源、环境的可承载能力;以GDP取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忽视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些做法早已证明是一条死路,产生的不良结果早已显现,要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唯有“釜底抽薪”,打破“以GDP为中心”的思维定式,重塑以人为本的政绩考核体系。地区发展好不好,经济发展要看,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生态文明、党的建设更要看,经济数据再光鲜,如果环保、民生、和谐不过关,留了一屁股烂帐,连选美资格都没有,再怎么“俊”也是“丑”。
(文/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