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候重读中央巡视组对河北的反馈意见,或许可以对读出一些痕迹:“在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方面,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党内政治生活不严格,个别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并与企业老板结成利益纽带,一些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干部选拔任用方面,跑官要官之风仍然存在,执行职数和编制管理等规定不严格,存在安排照顾干部亲属、违规进人、档案造假等问题。”(11月21日,《人民网》)
干部的使用管理是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很大程度上,干部管理的科学性取决于干部使用的科学性。除了建立健全干部管理相关机制外,做到岗责相适,各尽其才也是选用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选拔干部要注重德才兼备,选用能干事,会干事,干实事,干好事的干部,并由群众监督干部,按民意调整干部,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干部是否合格的标准,这也是选好用好干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往开来、开拓前进的根本保证。搞好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搞好选拔与监督机制建设,把真正优秀的人才选配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并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全方位、多途径的监督。
干部队伍是群众路线实践的主体,干部队伍好不好,干部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党的方针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到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形象。所以必须树立选拔党员干部高标准、严要求的威信,把真正为民务实清廉的党员干部选上、用上,不让老实人吃亏,营造党选人用人风清气正的氛围。
群众路线实践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是否有一大批亲民为民的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选拔使用干部,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选准用好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切实把真正踏实工作,为民务实的好干部选进来。(文/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