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职务消费”亟需规范

时间:2014-11-24 08:11:03 中国社区网

 

  妻子花费30多万元在澳门赛马会香薰美容与就餐,身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原副总裁、中远太平洋公司总经理的徐敏杰,却以交际及礼品费名义在公司报销,日前徐敏杰以贪污罪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0年。(凤凰网 11月21日)

  近年来,随着惩治腐败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领导打着职务消费旗号消极腐败的行为大有蔓延之势,值得警惕。原江苏省涟水县安监局局长邵明华真正做到了“以公为家”,连自己购买衣物、皮鞋,甚至家庭电费都以接待用烟酒的名义由单位报销。更令人瞠目的是,中石化原总经理陈同海的职务消费一度高达每天4万元,以至于陈同海案发后,国企高管的职务消费腐败被称为“陈同海漏洞”。

  这些职务消费,表面上都披着一层合法的外衣,成了领导干部以权谋私和贪腐的“遮羞布”,甚至在某些领导干部眼里,这才是权利与地位的象征,敢花钱、能花钱才是领导干部有能力、有魄力的标志。原广东省汕尾市副市长马红妹就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是人民的公仆,吃的、用的都应该是公家的”,道出了某些领导干部的真实心声。

  比起刘志军、张曙光之流的涉案金额,这些都是小账,可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从作风建设的角度来看,这些都是“大帐”。它一方面大量吞噬国家资财,使腐败行为进一步滋生曼延;一方面又严重损害党和国家的形象,使人民群众离心离德,应当予以规范。既然职务消费有漏洞,就应该加强监管,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职务消费涉及面广、内容庞杂,容易成为监管的盲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细化监管制度。比如香港规定了公务用餐和晚宴的上限,甚至办公室地毯的使用、办公内墙粉刷翻新都规定了年限,每一笔的招待费用清单都必须列明主客人数,在这种苛刻的监管制度下,谁还敢占、能占公家的便宜?

  领导干部职务消费居高不下,归根结底是因为财政信息不透明,所以治理源头在于加快推进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经费信息公开,同时,还需加速官员财产公开制度的出台和规范,让职务消费“晒”在阳光下。当然,光有规章制度还不行,还必须加强对那些奢侈职务消费的揭露、举报和查处力度,保证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落实执行,才能起到震慑作用。唯有如此,才能把职务消费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而维护公共财政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

  (文/西北望)

编辑: 来源:中国社区网综合
0
上一篇:坚决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下一篇:王岐山造访六尺巷释放反腐信号
  联系方式     供稿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01-2013 www.tpbbs.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社区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中国社区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lianxiwomen@001073.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