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注定将成为人们盘点2014年时绕不过去的重大主题。这一年,反腐行动在规模、密集程度、深入性以及制度探索方面,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强态势。(《新华网》,12月2日)
当前我党对发现的腐败问题,正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零容忍”的态度面之,态度坚决的惩治腐败分子,从而推动从严治党和社会改革。而且,在贪腐分子高频率、高曝光度落马的同时,反腐行动亦加速走上了法治化轨道,真正做到反腐有法可依、有律来惩。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党必须警醒起来”的铿锵之声中,中央狠抓作风建设,“禁令”一个跟着一个,“不准”一条连着一条,而且真曝光、真处理。超过50位省部级高官被查处,副国级以上官员3人,范围涉及党政军、人大、政协、国企等多领域,彻底地铲除滋生腐败的温床厚土,形成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良好氛围,让群众倍受鼓舞、充满期待。
公务员从其本职来看,肩负着维护公共利益的神圣使命,但是他们又都是一个个为了生计而奔波得普通人。这样的多重角色缠绕在一起,必然使他们面临先公后私还是先私后公的问题,这就让一个人要同时面对两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相互博弈,而最终的选择也是他们是否陷入腐败泥沼的根源。
习近平曾强调:“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现在回读,依然振聋发聩。因此作为党员干部,就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倘若只想着成为“只为己做官,不为民做事”的官侩,那么必会在正风反腐之势下锒铛入狱。(文/李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