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6日-27日,由《中国慈善家》杂志社发起,正和岛、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慈传媒联合主办的“中国家族财富传承峰会”在北京国贸大酒店举行。本次峰会以“财富传承”为切入点,试图破解当代中国家族传承的密码。汇海内外财富家族传承典范,成一时顶级商业世家精神传承之盛。
作为峰会发起方《中国慈善家》的发行人,TCL公益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华萌基金创始人的魏雪女士参与本次会议,并对家族财富的传承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当年的时代先行者已登临财富顶峰。对于他们来说,家族财富要怎样才能健康传承?这些财富将如何实现对社会的推动?我想,大多数企业家都会认可的一个观点是:随着财富的增加,企业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应该相应增加。
然而,聚财容易,聚好财难,散财容易,散好财也很难。如何履行这个“好”字?这取决于我们对人生价值的不同追求。
很多年前,我就有一个梦想:40岁以后,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现在,我终于离这个梦想更近了一步——我已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贫困乡村教育、关爱女性发展等公益慈善领域当中。
商业模式与社会慈善跨界结合
在我看来,商业模式与公益慈善的跨界结合或许能为中国未来社会的重大矛盾和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企业家有多种,但我对成为一名社会企业家更为向往。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如何改变世界》,作者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著名心理学家戴维·伯恩斯坦,他对社会企业家的定义吸引着我:真正的社会企业家是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质疑现状、开拓新机遇、拒绝放弃、构建一个理想世界的人。在国外,这一定义早已经有了很成功的案例,比如杰鲁为印度流浪儿童创设24小时救援热线,霍萨为南非艾滋病人建立看护网络,罗萨为巴西贫苦牧民架设太阳能发电系统等等。
我一直以特雷莎修女为偶像,也曾多次引用特雷莎修女的话来阐述我的慈善理念,她曾说“我们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做些小事。”这是我坚持的慈善理念,也是我在历经创业、收获了财富以后,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去推动的事业。一直以来,我都相信,家族财富的良好传承将受益于国内公益慈善环境的改善,而这种改善将有助于国人形成健康的财富观。
白家老号药行的慈善传承
我是一名职业女性,在职场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带有女性特质的企业家,理应在公益慈善领域有更多作为。
这种认知早在我的祖辈,也就是大家熟知的电视剧《大宅门》原型——白家老号药行的慈善举动中就有体现。我的祖辈通过辛苦积累,让整个家族富甲一方。与此同时,他们也用善举回馈社会。他们不但开设粥场救济贫者、设慈幼院收养孤童、捐资办学,更超前的是,他们关注当时女性的未来发展,开办女性编席厂,在那个年代,他们给予女性的不仅是钱,更让她们拥有赚钱、生存的本领。这是对那个时代的女性最大的帮助与尊重。
这样的善举给了我很多启发:做慈善,并不仅仅是给予受助方金钱、食物,而是要让他们真正拥有生存的能力,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并有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从而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早在10多年前,我从美国回到中国的时候,就开始参与一些关注女性发展的公益项目。我希望通过这些举动去推动社会各界形成合力,倡导先进的性别文化,培育、壮大女性公益慈善组织,推动中国女性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爱心+理智,才是真正的慈善
做慈善多年,我最深刻的感触就是:做慈善的出发点是帮助人,这种帮助不仅仅是让其有书读或者只是资助钱物,而是帮助他们在未来获得回馈社会的能力。前者只能帮助一时,后者却能对一个人的一辈子产生深远影响。
2007年,我和先生出资1200万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设立了华萌基金,这是希望工程设立以来首个企业家个人的公益基金,目前为止已经投入资金近六千万。
华萌基金是我和先生在做了几年的慈善教育后,摸索出来的新项目,以“帮助贫困地区品学兼优的高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入大学殿堂;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基础教育”为主要工作方向。这也是因为我们注意到在政府和民间基金的教育资助体系中,针对高中学生的资助几乎是空白,因此,华萌基金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华萌班”。我希望通过华萌班的设立,给那些品学兼优却家境贫困的学生继续求学的机会。
第一个华萌班设立在广东惠州华罗庚中学,自2008年至今,该校华萌班已经连续开办六届。2013年9月,云南大理华萌班开设;2014年6月,湖北省夷陵中学华萌班设立。
未来,我希望能将“华萌班”推广到全国其它地区,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受益。
明年,第一届华萌班的学生就要大学毕业了,他们曾因我们的帮助完成了学业,我亦希望他们同样拥有帮助别人的心,成为社会公益的新生力量和新的动力。
我认为,慈善发乎于情感,但始于理性,从而保证它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华萌基金要求自己的项目,要以受助人为本,在深入了解受助人真正的需求后,制定合理的帮扶计划。除了直接提供钱和物等硬件支持以外,我们还会关注受助人技能的提升、心理的健康,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我们需要给予的,不仅是物质帮助,更有精神上的启发,帮助受助人从根本上树立自信,并从慈善活动的受助者最终发展为慈善文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会“聚好财”,更要“散好财”
“聚好财”体现了一个家族的商业运作能力,而“散好财”则是一个家族人格和企业文化的追求。我认为做慈善,就是一个“散好财”的过程。一个家族,如果只传承“聚好财”,则只能保证在物质上衣食无忧,在此基础上获取更多个人利益,但在精神文化的传承上却是一种空白。这会让一个家族企业缺少灵魂的支撑,只是一个有钱的躯壳。因此,只有在传承“聚好财”的同时,又将“散好财”的理念代代相传,让整个家族心存感恩,为时代创造精神财富,才能让家族企业的根基更加稳固。
随着历史的更迭,我的家族企业“白家老号”几经变故直至被收为国有,但是,祖辈的财富和慈善的理念却在我的身上得以传承。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企业家开始投身到公益慈善和家族传承的事业中来,我相信,我们为社会所做的一切,其实就是为自己和家族而做。
心存感恩!我很幸运,能在中国这个复兴的时代创造财富价值,实现一名女性企业家的精神使命。我很幸运,能与我的公益理想相遇,努力探索公益慈善的理念和新模式,帮助我们生活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