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至11月1日,2014年国际制冷技术交流会于珠海举办。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这几天只是寻常日子,而对于制冷业而言,几日的行业盛会确是制冷领域顶级智慧思维碰撞的“道场”,是行业能够保持稳步发展动力的加速器。
虽然人工制冷至今在世界上仅有百年多的历史,但随着制冷工业的发展,制冷技术的应用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个领域,无论是日常的衣、食、住、行,还是尖端科学技术,制冷技术已经成为必需。
我国的制冷技术起步较晚,但如今却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这得益于中国制冷领域企业的抱团取暖与合作创新。这其中,行业龙头企业格力电器的引领作用不可不提。空调销售连续19年国内第一,连续9年世界第一,这一中国空调行业唯一的“世界名牌”着实让国民倍感骄傲,而依托格力电器组建的国家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是格力致力提升中国制冷业国际地位、加速推动制冷领域基础研究走向市场的关键事件之一。
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部同意依托格力电器组建中国制冷行业唯一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承担着“针对制冷空调及热泵系统、压缩机及电机、新能源综合利用、环保技术等领域关键、共性技术进行工程化研究,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升级;并通过组织学术交流、共建研发平台、开展技术咨询和对外检测服务等途径,实现优势资源共享,促进集成、配套的工程化成果向行业辐射与扩散,推动制冷行业的技术发展和持续创新”的任务,从全行业、全社会的发展作为出发点。
众所周知,企业以盈利为目的,但是建行业研究中心,参会举办行业研讨交流大会并不会直接为企业带来利益,且消费者少有接触,亦非绝佳宣传途径。消费者真正关心的是新空调是否能够带来更舒适的享受,新一代冰箱的保鲜冷冻性能是不是能够满足自己的特殊需要,而至于这样的舒适和便捷是多少业内专家通过多少次实验、受哪家研究中心支持、在多少场技术交流大会中受到思维碰撞的启发等并不在他们的视野中。
做个形象的比喻,消费者关注的就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整个制冷领域要努力的部分却还有着另外的90%,这个大部分使企业付出得多,收益得少,但只有将行业这部分基础工作做得越丰满,整个行业才能一往无前。谁来做基础的这一部分?当然是更有实力,更具有企业责任、社会责任的企业。那么在制冷领域里,无疑就是格力。
“企业具有越强的社会责任感,则竞争力就会越强,竞争力并不是说把别人的企业打垮,而是带动其他的企业一同去发展,把企业中的技术保持在世界领先的地位,而不是国内领先地位。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企业,格力电器必须承担起带领行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重任,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话最好地诠释格力将“推动行业发展、社会进步作为自己使命”的理念。
事实上,格力肯在科研上大力投入早已业内尽人皆知。“科研经费不封顶”的政策使格力成为业内技术引领的典范,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应用都因这种全力的支持得到实质的推进,格力累计申请近13000项专利就是最好的成果展示,因而格力会进一步大力赞助国家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年一届的制冷大会不足为奇。
为了使更多为给人类带来更加美好生活而投身制冷领域的专家、学者有更高端的交流机会,为了更多的理论研究能够走到实际应用领域,不被雪藏,格力选择巩固“冰山之基”。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环境工程专家江亿在发言)
当然,制冷大会的成果也满足了格力的初衷:首届国际制冷技术交流会便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300位专家出席会议,累计发表制冷技术领域论文约150篇,大会中发布的36篇学术成果较高的论文内容涉及制冷与空调系统、压缩机、制冷剂、换热器、空气品质等热点行业技术难题;2012年的第二届国际制冷技术交流会更是聚集了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同行企业参会者近600人,累计收到各方投稿近200篇。大会主题报告涉及新型制冷技术、压缩机电机技术、新型制冷剂技术等制冷行业的关键研究领域。
今年的大会更加令人惊喜。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诺丁汉大学等教授出席并作了主题报告,中欧建筑可再生能源及空调制冷技术、热泵技术发展、太阳能空调技术等诸多专题更对准了当前制冷领域有关绿色环保的诸多前沿课题。可以预见,在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下的极具责任意识的交流活动推动下,中国制冷业将会为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更多的技术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