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时间:2014-11-12 11:26:03 中国社区网

农发行周口市川汇区支行 杜丽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中逐步形成的普遍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心理追求,是一个民族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得以繁衍、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是激励和鼓舞本民族成员为着自己的美好目标积极奋进的力量之源,是如何实现我们伟大中国梦的基石。

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又在不同的时代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到革命斗争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从国家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雷锋精神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创业精神、抗洪精神以及“抗非典”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最为深厚的历史情感的结晶,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华儿女奋发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正是这样的民族精神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承载起一个古老民族的希望,成为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血脉。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以其独有的导向、凝聚、塑造、激励等功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当前,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社会经济成份、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的日益多样化,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的不断增强,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特别是农发行在面临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需要弘扬好的民族精神,让伟大的民族精神塑造人的灵魂,提升人的境界,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充分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使民族精神成为每个农发行员工发展进步的原动力。

弘扬民族精神,具体到一个行业、一个单位而言,就是要打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一个人观念的形成、信仰的确立和精神的塑造是一个需要长期锤炼的过程,它始终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农发行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要以加强民族精神为基调的企业文化建设为出发点,以提升员工的思想境界、坚定政治立场、激励爱岗敬业为落脚点,在员工周围形成健康的、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在单位内部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和评价参照系,引导和促进风气向好的方向发展,不断增强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员工有满足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乐意为价值观所体现的信念而努力工作。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通过精神和文化的双重力量,可以更好地发挥凝聚、激励、导向和舆论作用。能使员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强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有利于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有利于树立大局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培养合作意识,有利于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由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的熏陶,能够形成共同的意识和行为导向,保持和维护团结、协作、融洽的工作关系,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强化共同创业、整体发展的效能。

弘扬民族精神,要从每一个农发行员工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民族精神的大厦是世代中华儿女一砖一瓦建造起来的。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有责任、有义务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和弘扬者,做民族精神的建设者和培育者。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既表现在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赴后继;也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还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能够爱岗敬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平凡之中蕴涵着伟大,细微之处能见精神。我们每一个农发行人都要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对祖国、对人民、对农发行深沉的爱,把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化作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为构建民族精神大厦增砖添瓦,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弘扬民族精神,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领导干部要起示范带动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全社会的中流砥柱。党性党风从根本上讲,是伟大民族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每个人的责任,作为一名党员和领导干部更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起模范带头作用。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因此每位党员和领导干部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始终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前列,站在农发行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先锋。

(川汇区农发行 杜丽)

编辑: 来源:中国社区网综合
0
上一篇:中铁八局桥梁公司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纪实 下一篇:嗨茶网如何迅速崛起 人性化服务获好评
  联系方式     供稿服务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合作伙伴  

  Copyright @ 2001-2013 www.tpbbs.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社区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中国社区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lianxiwomen@001073.cn